淺淡框架結構外墻防滲漏施工技術
在我省多層現澆砼框架結構中,采用多孔磚、空心磚、加氣砼砌塊做內外填充墻比較普遍。由于有些施工人員認為填充墻是非承重墻,施工程序上存在一些問題,留下質量隱患。近年來建筑物外墻滲漏現象比較普遍,是當前建筑質量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外墻滲水雖是建筑質量的一個通病,但它直接影響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壽命,也是室內裝修工程質量的一大隱患,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為此,我們在漳州某學院4#樓公寓和漳州某校2#、5#樓工程施工中,預先對外墻滲漏這一質量通病進行研討,找出原因,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外墻滲漏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1、常見滲漏部位及原因
(1)框架梁下與砌體交接處的開裂、滲漏。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未能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操作,砌體一次砌筑到頂,因重力作用,砂漿擠壓下沉,砌體產生一定變形,結合部位出現水平裂縫。
?。?)外墻找平層空鼓、開裂、滲漏。找平層抹灰施工不規(guī)范,造成局部找平層空鼓、開裂、引起滲水。
?。?)腳手眼滲漏。外墻抹灰時,腳手眼堵抹不嚴或堵抹的方法不正確,造成腳手眼部位抹灰層空鼓、裂縫。
(4)陽臺根部滲漏?,F澆砼陽臺板與墻體連接部位由于溫度變形影響,造成該處抹灰層出現裂縫,雨水滲入。
2、防治措施
2.1抓好墻體砌筑質量砌體質量是外墻防水的先決條件,砌體的水平縫、豎縫中的砂漿必須飽滿密實,從根本上杜絕滲水通道;
2.1.1禁止干磚上墻用干磚砌墻時,磚會吸收砂漿中的水分,砂漿很難鋪攤均勻,磚縫砂漿不易飽滿,砌體粘結性差,抗剪強度低,按照《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2002)規(guī)定:“砌筑磚砌體時,磚應提前1-2d澆水濕潤”。因此,磚在砌筑前應澆水濕潤,根據多孔磚、空心磚、輕骨料砼小砌塊的吸水、失水特性,合適的含水率分別為:多孔磚、空心磚宜為10-15%;輕骨料砼小砌塊宜為5%-8%.加氣砼砌塊施工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對粉煤灰加氣砼砌塊宜小于20%)。
2.1.2嚴格控制填充墻的沉縮裂縫砌體與框架柱間的縫隙要用砂漿填嵌密實,框架柱中伸出的拉結筋要砌入磚縫中。當填充墻砌至接過梁、板底時,留出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應至少間隔7d后,再將其補砌擠緊。
2.1.3采用揉壓法砌筑采用揉壓法砌筑,施工人員必須掌握揉壓砌磚的技術,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的操作法砌筑。
2.2堵塞墻體一切滲水通道外墻裝飾施工前,由專職質檢員檢查墻體上的空頭縫、孔洞,填充墻上口的縫隙、門窗周邊的縫隙和腳手架的穿楞洞等,并記錄其位置和數量,安排有經驗的技工?